陈水儒:说说我所了解的这些河南人
唐代诗人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曰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通过描写儿童问客的戏剧性场景,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半生漂泊后返归故里的复杂心绪,抒写了对岁月变迁的深切感慨。
唐代诗人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曰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通过描写儿童问客的戏剧性场景,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半生漂泊后返归故里的复杂心绪,抒写了对岁月变迁的深切感慨。
2025年的夏天,仿佛带走了整整一个时代——短短10天,三位老艺术家接连离世。7月27日,《羊城暗哨》的“女侦察员”宏霞走了;8月2日,《西游记》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逝世;8月5日,豫剧经典《朝阳沟》的“拴保”王善朴安详离世,享年100岁。
戏韵长留,风范永传。8月5日下午,河南豫剧三团离休干部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因病去世,享年100岁。王善朴是清丰县人,一生致力于豫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,为河南豫剧事业作出重要贡献。
根据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安排,今年3月至6月,我市围绕“让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走进剧场观看演出”这一目标,以剧场演出和线上演播相结合的方式,开展了2025年“中原文化大舞台”演出活动。
在麦收大忙季节,支援三夏生产的关键几天,公社书记不光在公社大院,给各个大队的支部书记三夏开动员会,不开会的时候在麦收现场,也能看到公社书记挥镰刀收麦的场景。
在戏曲圈逛一圈,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:"这是梅派第几代传人""那是马派关门弟子"。可奇怪的是,有些顶着"名家徒弟"光环的演员,台下没几个人认识;反倒是那些没背景的"草根"演员,一上台就能让戏迷尖叫。当"谁的徒弟"成了敲门砖,戏曲的传承是不是走偏了?
最近刷到一条特别火的视频:一位开着迈巴赫的年轻人,车子后排、后备箱都装满了玉米,陪着母亲在路边吆喝着"卖玉米"。